据新闻周刊8月26日报道 联邦调查局(FBI)近日提醒,美国各地高校接连遭遇“恶作剧报警”(swatting)事件,学生应保持冷静、按部就班学习,并及时上报任何可疑情况。


图:新闻周刊截图

自上周四以来,至少有10所高校接到虚假枪击或持枪者报警,其中包括宾夕法尼亚州的维拉诺瓦大学(Villanova University)和田纳西大学查塔努加分校(University of Tennessee at Chattanooga)。在这些事件中,学生和教职员工一度紧急避险,警方也迅速出动,但最终均证实为虚假警报。维拉诺瓦大学在周日甚至再次遭遇类似“虚惊”。

据报道,近期类似虚假枪击或枪声报警还出现在爱荷华州立大学、阿肯色大学费耶特维尔校区、北亚利桑那大学、南卡罗来纳大学、杜恩大学、新罕布什尔大学、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以及堪萨斯州立大学。

FBI虽未对具体个案置评,但承认近期全美范围内“恶作剧报警事件明显增加”,尤其是在数百万名大学生陆续开学之际。FBI在一份声明中强调,“故意向紧急部门提供虚假威胁信息不仅浪费执法资源、耗费巨额资金,更严重的是,将无辜民众置于危险之中。”

为应对激增的虚假报警,FBI自2023年起建立了专门数据库,用于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。该机构表示,会与地方和州执法部门密切合作,评估信息可信度、共享情报并采取必要行动。FBI再次呼吁公众保持警惕,并立即向警方报告任何可疑情况。

反诽谤联盟(ADL)极端主义研究中心调查总监卡拉·希尔(Carla Hill)指出,“恶作剧报警”往往是为了骚扰目标或扰乱特定活动(如学校课程或宗教聚会),在枪击事件屡见不鲜的背景下,这种伎俩对校园环境尤其造成创伤。她还提到,有人甚至在社交媒体兜售“有偿恶作剧报警”服务,价格低至40美元,还可额外收费模拟爆炸威胁或安排联邦探员“上门搜查”。

数据显示,美国2011年约有400起相关报告,到2019年已增至1000起;仅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,就记录了超过800起针对学校的虚假报警。由于嫌疑人常使用VPN、网络电话甚至借助危机热线转接来隐藏身份,跨境追查和抓捕难度极高。

“这一现象可能还会持续,因为技术门槛不高,法律后果有限,而且背后还有黑市交易与网络恶搞文化的推波助澜。”希尔说。

K-12校园枪击数据库创始人戴维·里德曼(David Riedman)统计,仅在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,美国校园就发生了853起“恶作剧报警”。他认为,警方若要有效应对,关键是避免过度反应:“如果是真实枪击,911会收到数百通报警电话。若仅有单一通报,警方应先与校方确认,再决定是否大规模出动。否则,反而正中恶作剧者下怀。”

编译:shanshan